首页 > 历史小说 > 大宋河山 > 第69章 西江月

第69章 西江月(1/1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炸虫族做美食,震惊全星际! 凡人修仙,谁能比我极阴更阴! 洪武大帝?本太子的傀儡而已! 投资万倍返还,开局武圣跪求当义子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大隐隐于市,道观值三亿 如果蠢货穿越成警探 不让我摸鱼?那你们就都别活了! 蔚然 攻略精灵

大宋河山第69章 西江月: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

那道声音浑厚、低沉,隐隐透着上位者的威严。/p

紧接着,椅凳移动声、开门声、怒叱声、闷喝声一连串的声音传出。/p

“撞门”王棣当立断,扯出一方丝巾将面目遮了个严实。/p

这份谨慎是临时起意。不知怎地,他忽然感觉今夜的事怕是会出什么意外,万一让那方十三全身而退,日后让豺狼盯上的感觉可是不好谨慎些总是没错的。/p

魁梧雄伟如黑熊的苏八答应一声,一步跨出,也没见他怎么用力,竟是“轰”地穿门而过。/p

看了眼门上的人形大洞,简单粗暴啊,王棣不及细想,一抖,反握刀,尾随人形盾牌苏八而入。/p

仁宗时,官修武经总要,介绍了军队装备的格斗兵器,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传统的格斗兵器,另一类是入宋新出现的兵器类型。前一类主要是刀和枪;后一类主要是各种棒类以及骨朵(蒜头)、铁链夹棒等。/p

这部兵书中记录的枪有九种名目:双钩枪、单钩枪、环子枪、素木枪、鵶颈枪、锥枪、梭枪、槌枪、大宁笔枪。/p

至于武经总要中记录的刀则分八种名目:刀、掉刀、屈刀、掩月刀、戟刀、眉尖刀、凤嘴刀、笔刀。又称大宋“刀八色”。/p

王棣中这柄刀名为错银刀,此刀造型与武经总要之刀略有区别,尺寸较通长不及尺半;茎短厚。刀背近刀头处,阴刻卷云纹。近刀背处开槽上下各有等长平行细线,刀根处假吞口错银,亦为卷云纹饰。/p

这种刀为军伍步兵配制,用以辅助马军冲阵。/p

在玩珠峰,听老卒张孟达讲那阵前对垒厮杀,战马齐喑,刀光剑影,饶是王棣两世为人,也是听得心神激荡,热血沸腾。/p

男儿当入伍,上阵勇杀敌。/p

这些年,辽、宋、夏三足鼎立,相互钳制,却也落了个难得的平衡局面,但也远未到战马归厩、刀枪入库的太平盛世。/p

和平,绝大多数时候需要用战争的段去达成。/p

王棣自非好战分子,他只是有着浓厚民族情结的男子,深知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道理。/p

强大,从自己做起。唯有自己足够强大了,才不会被欺负。此理放诸一国,亦然。一个国家,只要每个个体都是坚韧勇敢、宁折不屈的,就是强大的、难以战胜的国家,如某岛国,“撮尔国”也,却能给周遭比它大的多的国家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,何解?细思极恐呀。/p

他,终是有血性的,前世却是个孱弱的读书人,无缚鸡之力,书生意气,动口不动。到了这个时空,却是不愿再成为光不练的假把式,男儿当自强。/p

恰好,他受金氏武侠“荼毒”深矣,习武之心不曾淡却。/p

好笑的是,当达叔慢慢的和他起武技这回事时,他傻眼了。/p

原来,武侠里都是骗人的。降龙十八掌、打狗棒法、凌波微步、六脉神剑这些有着雅俗共赏名字的武技统统不存在,当然也没有独孤九剑、吸星大法、葵花宝典。/p

哦,大理段氏是有的,遗憾的是,尊崇佛教、偏安一隅不,还教高氏掌权,凌驾于诸姓之上。嗯,那个“六脉神剑”时灵时不灵、“凌波微步”却学了个如火纯青、把妹本领不逊独臂大侠杨改之的段誉已然年近不惑,还未改名,叫做“段正严”。当然,改名是势在必行的,他老爸叫“段正淳”,父子俩的名字怎么看都像兄弟。/p

大理,大宋,深受儒道影响,一脉相承,自不会兄弟阋墙、同室操戈,最终为同一敌国所灭,也算是全了这份情义而殊途同归了。/p

呃,又跑偏了,言归正传。/p

话达叔倒是不藏私,将一身本领悉数授与了王棣,既有江湖间的拳脚刀棒,又有两军中的冲锋陷阵。怪的是,这名西军老卒对王棣并不严厉,多是冷眼旁观,纵然王三郎再如何勤奋自律,他亦绝少有褒赞言语。妙的是,王棣亦泰然处之,甚至是甘之如饴,对跟随祖父的这位老人只以寻常老者相待,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。/p

这一老一少保持着微妙的相处之道,一个不苟言笑,一个温润如玉,平素鲜言语交流并不多,却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默契。/p

下山前那个夜晚,星月交辉,王棣拎了酒去拜别老张。/p

酒是王同学刚捣鼓出来的纯高梁酒,量不多,只有十几坛,却是烈的很。/p

/p

“咕咕”两口酒入腹,达叔看王棣的眼神终于不再如往常般浑浊,布满沧桑沟壑的脸膛罕见的泛起一丝红晕:“酒不错。”/p

军人好酒这种传承千古未变,王棣微笑:“试验了三年,勉强掌握了些门道,在你屋后挖了土窖,埋了十余坛。晓得达叔酒量好,但这酒烈酌即可,下次来多带几坛孝敬您老。”/p

王棣难得称呼“您”,达叔却也未露激动之色,又灌了口酒:“这酒若是卖往西边或北边,一定很畅销”/p

大宋在西、北边与西夏、辽国僵持对垒,前方将士尽好杯中物,这等烈酒正是军伍中人最爱。/p

张孟达跟在王安石身边多年,哪里不晓得王家的处境。别看王安石二度拜相,权倾大宋,风头无俩,却是个严于律己之人,视富贵如浮云,不溺于财利酒色,清正廉洁之至。/p

“王荆公病喘,药用紫团山人参,不可得,时薛师政自河东还,适有之,赠公数两,不受。人有劝公曰:‘公之疾,非此药不可治,疾可忧,药不足辞。’公曰:‘平生无紫团参,亦活到今日。’竟不受。”(注)是其不受私贿之一例;/p

“王荆公妻越国吴夫人,性好洁成疾,公任真率,每不相合。自江宁乞骸归私第,有官藤床,吴假用未还,吏来索,左右莫敢言。公一旦跣而登床,偃仰良久,吴望见,即命送还。”(注2)此一例又可见王安石公私分明,不贪图公家之物。/p

便连一向反对王安石的邵伯温亦云:“荆公、温公(司马光),不好声色,不爱官职,不殖货利皆同。”/p

不了,多了都是泪啊。/p

这样的人,非止对下属要求严苛,对自己及家人亦一样,铮铮铁骨也好,大公无私也罢,执拗不屈,自然是没啥富足日子过的。/p

在原本的那个时空历程,王安石死后,因家无余财,遗孀吴氏、堂堂荆国夫人只得跟随女婿蔡卞生活。嗯,仙游蔡氏颇多家资,豪户也。/p

达叔孑然一身,有三餐一宿便可,却也不愿相公家人困顿。三郎“试验”出的这种新酒性烈,在达官贵人中许是反响平平,但军伍间定是极受欢迎的,若是能大量供销前方,王家必不再受贫寒所困。/p

王棣笑着解释,现下只是打闹,形不成规模,待酿造工艺成熟再作打算。而且,还有些麻烦,有榷酒制摆在那,需得好生筹谋。/p

皇宋,是个酒的王朝。在宋代,酿酒工艺获得了非常大提升,酒水的种类也很多,酒类达二百八十多种。/p

大宋子民如此好酒,但因“榷酒制”,等闲人不得私自酿酒。/p

榷酒别称榷酤。榷酒制,就是政府部门严苛限定民俗私酿自卖酒水,由政府部门开展专营店的规章制度。/p

太祖建隆二年,政府部门刚开始统一监管酒和曲。太宗淳化五年,官府“诏征天地酒榷”。真宗景德四年,才刚开始全面推行榷酤规章制度。/p

在榷酒制下,“正店”和“脚店”应时而生。“正店”就是指有制酒权的铺面,“脚店”则无制酒权,所卖酒都从“正店”批发。仅在京正店便有七十二户之多,好酒之风可见一斑。/p

推行榷酒规章制度后,大宋人们对酒的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非常严苛。除京都外,别的大城市推行官衙统一制酒,统一售卖的榷酒现行政策。全国各地的酒务、酒厂、酒库等,或由官衙与军队运营,或由民俗向官衙承买运营,通常都推行专利权、严苛市场销售地区,不可越境串货。凡在禁地内禁限任何民户私酿和沽卖酵母,都将会被惩办。/p

当然,彼时也容许私营企业酒厂的存有,分大城市酒户和农村酒户二种。在榷曲区,大城市酒户务必向官方买曲,随后酿制分销。例如上文上述的“正店七十二户”,通常是有很大资产的大酒户,有着诸多脚店。脚店一般是中型酒楼,不从业酒的生产制造,只开展分销商。农村酒户基础设在农村,遍布在官酒市场销售以外的众多地域,要向官衙缴纳岁课,能够得到酿卖权。/p

简而言之,用一句俚语便是:“欲得官,杀人放火受招安;欲得富,赶着行在卖酒醋。”/p

王棣倒是有这谋划,万事无钱难呢。不过,徐徐图之吧。/p

那日,一老一少喝了个醉意酩酊,算是言谈最多的一回。/p

次日,王棣很是失望——老张同志浇灭了他的高梦啊。欸,很是干脆地,习武和读书一般,勤奋和天赋缺一不可,你王三郎是个读书种子,但习武天赋寻常,比不得木头,再怎么练也顶多是个二流高,知足吧,做人别那么贪/p

好吧,备受打击的王某人自绝了大侠梦,勉强“文武双全”便可。/p

今夜,月仍圆。/p

此时,云笼月。/p

王棣反握刀,闯进杭州西城一处民居,双眸明亮如星,脚步沉稳。/p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炸虫族做美食,震惊全星际! 大宋河山 凡人修仙,谁能比我极阴更阴! 洪武大帝?本太子的傀儡而已! 如果蠢货穿越成警探 不让我摸鱼?那你们就都别活了! 蔚然 攻略精灵 小主在上 我付出的可是金钱
返回顶部